【看蘇州專稿 記者/范浩江】
今天(8月19日),以“探索水系統碳足跡,貫徹飲用水新國標”為主題的技術交流會暨中國水協科技委2022年年會在蘇州開幕。一批供排水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理念的亮相,將給全國高品質供水帶來新的發展前景。
“從供水成本角度來說,直接成本中的供電成本約占到30%,也就是說供電成本是整個供水成本最主要的一塊。”自來水從源頭到龍頭,每個環節都離不開電,其中機泵消耗的電要占到90%以上。
蘇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通過技術改進實現機泵的高效運行,來降低對電的消耗,所形成的《基于雙碳背景下的供水調度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在大會上與全國同行分享。
公司總工辦主任張雪介紹:“整體的思路是通過精準的水量預測、科學的水量分配來實現高效的機泵組合搭配。以蘇州水司每年供應3億立方的水來測算,如果千噸水單耗下降三個單位,每年可降低電耗90萬千瓦時。”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敏介紹,今年新發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于明年4月1號實施,與現行的2006版標準相比,新標準將原來的106項水質指標調整為97項,增加了嗅味等指標。“新修訂的指標突出了消費者的感受,把嗅味的指標加強了,增加2項指標來衡量水中嗅味,讓老百姓對飲用水更放心。減少了部分檢測不出的農藥類指標。因為這類農藥已經很久不用了,在水中難以檢測到,如果再作為指標來檢測,那就浪費人力、物力了,所以去掉。”
據介紹,HACCP是全球最具權威的食品安全質量保障體系之一,已在世界發達國家食品行業及供水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深圳環境水務集團運用HACCP體系建立了從源頭到龍頭的食品級供水水質管理系統在會上進行發布,受到業界關注。
深圳市水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梅芳告訴記者:“水廠傳統的做法是哪里有問題才去補救。我們這套系統是過程的控制,它通過全程事先分析、評估,找出哪些比較有風險的點,提前做好相應的措施和預防,從而來根除和杜絕水質問題的發生。”
據介紹,來自全國供排水行業的知名專家、學者還就污水污泥處理技術、水環境治理技術、供排水管網管理以及智慧水務等內容展開交流,給相關領域的生產、科研等帶來了諸多啟發和應用前景。相關企業在現場展示了供排水行業最新的產品和技術。